天 地 根
心 性 命
关注 萨度
学识空有可互生,
思虑心田消惜因。
践行善护共同体,
悟道净炁禅心明。
(生命·健康·命运)共同体
每个人因为环境不同,兴趣不同,有人欢喜这一种办法,有人却以那一种较为适宜,所以我提出的办法,只是供各位参考而已,各位举一反三,一定可以自己想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的方法,来做这种有意义的修行的实验。
哪几种方法呢?
01
利用各种机会安定你的心境
各位中如果有过晚上睡不着的经验的,一定能够了解安静的心境是何等的重要。
安定心境的好处,不仅是修佛法的正道,而且对于你的身体的健康,心理的健全都有莫大的关系。
定心并不是叫你不要有思想,而是叫你的心不要散乱。佛法中有两种办法,可以帮助你将心安定下来,不会胡思乱想的散乱:
第一种是“松”字诀。随时随地记著这个“松”字。肉体要尽可能放松,精神也要尽量放松。心里一紧张起来,肌肉紧张了,要马上放松;声音提高起来了,心情暴躁起来了,要马上放松。
总之,紧张是散乱的主因,而“松”能助你安定。所以“松”是第一个妙方,随时随地,都可记得。
佛法中的第二个安定心境的方法,是集中思想。佛法是讲因果的,所以非常重视愿力。诸佛菩萨都有救度世人的宏愿,如果人的心境,和佛菩萨的愿力相应,正像收音机转到某一波长,能够收音一样,会得愿力的感应,助你定心。
所以佛法中顶简单也顶普遍的教人集中思想,安定心境的方法,是默念或诵佛号。譬如一心念阿弥陀佛,念观世音菩萨,都是顶有效的好办法。
02
遇事试作进一步观
这类庸人自扰,以幻想为真实,弄得坐立不安,睡眠不稳的例子,真是举不胜举。对这类事,若能够透过表面作进一步的观察,则自会烟消云散。
神经紧张,疑神疑鬼,属于情感。进一步观,透过一层去想,是理智的作用。随时随地能够作进一步观,即是训练理智与情感并起。这种修法,可以减少许多的无谓烦恼,使生活愉快轻松而有趣味。
03
将你自己比作佛
佛是大智大悲的人格,是理智和情感同时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,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格。同时提到,人人原本具有和佛一样的本性,只是受了分别思惟和幻觉的影响,以致埋没了本性。
在要发怒时,应立提正念:这样是不是顺乎佛性之道呢?如果佛陀处于这样的境况,他会不会像我一样的发怒呢?
我们虽不能和佛陀一样,但我们既以仿效佛陀的言行,以开显本具之佛性为我们的人生观,则我们的一切努力,也应照这方向去发展,对此当前之境,就不致于像平常人的容易放肆发怒。如果我们能常将“仿效佛陀”四个字记在心里,一切言行,自会与本性相应,与佛法相应了。
习惯此点之后,更进一步,就要放弃比较和仿效,而将自已直接想作佛。“我是佛,我遇到这种境况,将如何处置?”
佛说人人本具佛性,你把自己想作佛,并没过份。切切不要自已畏惧,不敢自比作佛,放弃一个极好的修行方法。
04
时时要想到因果
相信因果,是佛法中一个顶基本的理论。人在没有成佛之前,是没法跳出因果圈子的。有这样的因,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果,丝毫不能勉强。
有的人做了坏事,硬说不相信因果,这种人只是自己骗自己,其实他心里毫无把握,只是口硬心里慌,一旦恶果成熟,亦无人能替他代受!
还有,一个人的种因,并不一定全是善因或者全是恶因,往往是多种善恶的因都有;有的果也可能由于缘的不足而消沉,因此单看某个人某件作业(因),就很难说他一定会得如何的果。
明白了上面所讲的道理之后,看到世界上往往有许多害人利己的人,终身享乐;而不少忍让乐善的人,却常常吃亏,就不会有因果无信的感慨,更不必恨人生无是非,无果报,而生悲观傍徨的断见。
佛法说任何因,不论大小,一定会产生它应有的果。《法华经》上明明讲,任何微小的功德,如向佛像低头稍稍致敬,如小声唱念一、二句经句或佛号。这种小因,都会渐渐成熟,最后得成佛道。
所以我们倘若能随时随地想到因果,就自然而然的会种下多种善因,无论其大小;至少也可以少种点恶因。
此种随时随地想著因果的习惯,一旦养成,力量是很大的。各位不妨从今天起,就试试看,在做任何事时,都想想此事的可能因果如何,即是一种极有力量的修法。
05
发菩提心
菩提心是佛学里的一个专门名词,需要解释一下。简单的说来,就是你观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样,要尽你的可能来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,使一切众生都能有佛的知见和成就。
随时随地发菩提心,就是随时随地连想起这种普救众生的决心。普救众生,也可以说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悲愿,我们在做任何事,遇到任何人,都能时时想到将这了脱生死,解脱苦痛的佛法,判绍给人,即已经在佛法譬修持上,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。
我这里要想著重的是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,检讨是否时时在兴起这普救众生的悲愿。倘若在做任何事时,能提醒检讨:这件事究竟对解除人类痛苦或众生沉迷有何帮助?这样你的菩提心已经不小,用佛法的术语来说,你已经具有菩萨心肠了。
菩提心并不是一下子就会发起,普通人只好慢慢的增进。第一步不要待存害人。第二步常常自已提醒,我做这件事,与别人有益没有。第三步进一步想是否能够帮他脱离人生种种的痛苦。
开始时的对象,每每是很狭窄的,也许只及到你的至亲好友,慢慢及到你认识的一小群人。但倘若对这一小群人,你能时时兴起这种助人救人的念头及行动,你的菩提心,可已经就不算小了。
随时随地,做任何事,起任何念,都念念不忘于普度无数无量无边的众生。救度一个众生,即救度无数无量的众生;救度无数无量的众生,还同于救度一个众生;因为诸佛、众生及我,本是一体无别的。虚空无尽,本性无际,到此境界,你的理智和情感已平等一味了!
从物质层面讲,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,每一个细胞都是构成人体的一部分,所有的细胞都是同体同心的一个整体,自然同命相连、同病相怜。
人体的病也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,从第一个细胞生病开始,如果找不到病根儿,细胞的病就会传染、蔓延,细胞病到一定比例、一定程度,整个躯体死亡,物质体的人就死了。
而细胞及其构成的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疾病,都是来告知人的,只是一种语言和告诉,是一个现象而已。
通过这样一个红尘中经常发生的物质表象,我们来看看在多维的人体之中,其发生的真正的根源又是什么呢?
所以,一切由心决定,心是一切的根源。
人有心,细胞有意识,意识是细胞的心,人之整体的心生而滋养了所有的意识,所有的意识都在心里,以心为生,意识灵魂的生死、命运由心而生、由心来决定,而心的生命显现为意识,心之性也以意识灵魂的相来显现。
也就是说,意识灵魂的相是在照见心,透过意识灵魂可以反观内照其心。
当意识枯竭的时候,就意味着心的“死亡”,只有心意与意识相通、同在,意识灵魂才不会枯竭。
意识灵魂犹如心放出去的鸽子,鸽子带走的是什么信息、带来的结果如何,完全由心来决定,完全是心相的写实和心性的映照。
意识和意识及与心之间,共为一个整体,同根同契、心心相连。
心和意识如同大海和水滴,水滴离开大海就会枯竭而死,根本无法存活,当水滴全部枯竭的时候,也就意味着这片大海消失,不复存在了。
人心即我心,皆是“我”的意识,科学证实,无数个平行宇宙里有无数个“我”的存在,每一个“我”都是心的映像。
如同放出去的鸽子渴望回家、终究是要回家,而且无时无刻不在与心发生链接,也就是科学所讲的量子纠缠,但往往是人心屏蔽、“我”的阻碍,让他们不能回归于心。
一切皆从本源而来,人心、本心同心,同在本源,本源是一切意识和心最终的归宿,一切意识和心回归本源才终得圆满。
人心之“我”的意识由累世以来灵魂的经历印迹而成的。
原原本本的无形无相的清净之心被印上了爱恨情仇、贪嗔痴慢疑等颜色和印迹,于是意识就因人心的变异而成为了爱恨情仇、贪嗔痴慢疑本身,再也不是清净了,心改变了、意识改变了、能量频率改变了,就自然处于不同的次元空间了。
尽管被人心暂时遗忘和屏蔽,但其所处的空间依然与“我”同心、同体相连,即是平行宇宙,而量子纠缠其实是意识与意识之间、心与心之间、心与意识之间的本然关系,是无处不在的,本没有界限。
红尘中人肉眼看到的都是事物发生的末端。
例如,当人们看到疾病或死亡的时候,其实那之前一个很长的心的过程已经发生完了。
一切皆由心生,物质、能量、灵魂都是心的变现,这一切都源于心,最终的归宿也在心。
在因缘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,人心不知不觉会在事件经历中,生出很多低频的念头,这本来也不算什么,
如同风吹叶摇一样自然,风停了树叶自然就静了,“知止而后能定”,知道真相,心自然能在静中观照到心外一切动,一切动皆非本心。
我们通过看见树叶的摇动和切身的凉意,知道是因为“风来了”,风无心本无过,不必嗔怒,而树叶和身体也只是应心所感而已。
如果是风传来天凉的信息就加衣,如果无碍风停一切已,在静中照见一切非本心之动,自然心不动,相中不动即是定,心定自然静,心定则一切皆安。
但红尘中人,往往有感即动,心随相而走,在经历事件的当下会生出嗔怨等很多负面心念,使心和意识处于低频状态。
在密度较大的、低频的、沉重的能量频率状态下,体内的细胞就如同处在一个满是烟雾的房间里,什么感觉可想而知。
是心的低频污染了清净,能量失正则邪可干,细胞加重负担,组织、器官、系统运行不畅。
久而久之人就会感觉头晕,身体沉重,乏力、困倦、没有精神,这是典型的亚健康症状。
人的心长期处于嗔怨、痛苦等状态下,就如同在一个经常处于烟雾状态的房间里,屋子里的墙壁、物品等会更快地被污染、熏黑、甚至腐朽。
在人体呢?这就是从心生出负面情绪,到能量低频,到显现在细胞、脏器、人体的看得见的疾病的过程。
这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一切疾病的根源都在于心,一切疾病都是心病。
中国有句俗话:解铃还需系铃人。要想治愈一切疾病,唯有从心开始。
心明了,包括肉身在内的整个世界就亮了;
心好了,病就消了。
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:
天 地 根
心 性 命
存心养性·执中贯一
明心见性·万法归一
修心炼性·抱元守一
洗心移性·默祷亲一
坚心定性·清真返一
道 炁 禅 苑
我们的
家
🙏
道 者
理 也 乎
炁 者
能 可 乎
❤
道,可。
道,非。
常,道!
☀
夫道也者,位天地、育万物,揭日月、生五行,细入刹尘,大包天地,从无入有,作佛成仙……道也者,果何谓也?一言以定之,曰炁也。
大学之道在明。明德。在亲民。
在止。于至善。知。
止而后有定,
定而后能静,
静而后能安,
安而后能虑,
虑而后能得!
(常明断句)
🔥
宇宙即是吾心,
吾心即是宇宙。
佛,觉悟。
明心见性即是佛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相由心生,万法唯心!
心本无生因境有。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。
观自在…照见五蕴皆空。
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🌻
何期自性·本自具足,
本自清净,本不生灭,
本不动摇,能生万法。
觉
性 能
心
道 法 术
玄
玄者
可 也
其妙
莫名也
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,
还是要得道成仙,
都必须中脉通畅。
——南怀瑾
天地人
精气神
贪嗔痴
欲爱情
命心性
空乐明
最近新文点下看:
感恩作者大爱
禅苑动态一览
道炁禅苑
天天传新文,弘道利共生